黄侃口不择言,竟举例胡适妻子去世家人发电报文言文就比白话文字数要多,发报费就多。胡适温润一笑,他提出自己前几天刚刚婉拒朋友邀请自己担任政治职位的邀请,要黄侃写一封拒绝信,黄侃用“才疏学浅,不堪胜任,恕难从命”十二字以示拒绝,但胡适告诉他自己只回复了“干不了,谢谢”,学生们起立鼓掌支持白话文运动,这可彻底惹恼了林纾。
一回到家,林纾就要求要上诉政府整肃北大,撤换蔡元培和陈独秀。张长礼已着手在准备弹劾材料,但材料分量还不够一举成功。他提出要林纾亲自出山引蛇出洞,只有蔡元培、陈独秀等人自己露出破绽他们才能伺机而动。张丰载更是提出要先由陈独秀下手,灭了他的威风才能顺藤摸瓜。林纾拍案而起斥责他们的小人行径后拂袖而去,但张长礼一边夸赞张丰载的机灵,一边又装模作样地安抚老师可谓龌龊。次日,北大校园的公示栏里张贴着陈独秀在日本留学时充当汉奸的污言秽语,以张丰载为首的一帮复古派子弟更是不断蛊惑人心,导致邓中夏等学生与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陈独秀等人在编辑部开会,延年对报刊出版售价的调整工作进行了汇报,李大钊希望他们能把发行范围再扩大一些,工厂等地方也要多多发行。李大钊对新文化运动的普及已经有了些成果,但反对的声音也颇多。对于刘半农提出的建议《新青年》用办报纸的方式进行宣传的情况胡适仍旧反对,这让刘半农很有些不服。
刘半农和钱玄同提出要唱一出双簧,他提议先将林纾等复古派批判的词句汇总成一封读者来信,而后他们再以新青年编辑的名义发表一篇反驳的文章,此举势必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这篇读者来信就以笔名“王静轩”来落款。这种新型体裁陈独秀倒是觉得新颖,可胡适不同意这种办街头小报似的低格调作法,认为这简直是自毁长城。
陈独秀倒是觉得胡适言过其实,新事物需要新手段表达。可胡适认为他们是严肃的学术刊物,不能为了吸引眼球就做出如此行径。蔡元培拿着《新青年》进门竟是夸赞这篇自问自答式的文章,陈独秀逗趣沉默不语的胡适是牙疼,不知所以的蔡元培说这牙疼可也得治,听着众人的戏谑,胡适也便噗嗤笑了出来。
读书会上,赵世炎、延年等人对《复王敬轩书》进行了品读和研讨,黄侃的门生傅斯年也来进行旁听,他前来竟是代表学生会为新文化运动做些事情。众人各抒己见,邓中夏等学生提议还是要走出去,多去宣传新文化,他们要利用活报剧的形式将这一问一答的书信给百姓们演出来,傅斯年会提供服装道具和排练场地。邓中夏负责改编剧本,赵世炎负责导演,这场剧名暂定为《红楼钟声》,一群青年们商讨着角色和剧本,柳眉被定位饰演王静轩的A角,延年为她解释女性扮演的多重意义,柳眉也便欣然答应。安排完毕,大家各司其职,兴奋的准备起来。
终于到了演出这天,李大钊忙里忙外的巡视着布景和场地,陈独秀带着妻儿一起来看,君曼拉着胡适的妻子汪冬秀一同前来看戏,生性腼腆的冬秀很不好意思也怕给丈夫丢人。可胡适倒是很高兴,高兴地拉着妻子引荐给蔡元培等人,还牵起妻子的手拉着她落座观看,李大钊看见了冬秀还感叹早知道也带着妻子一同前来看看。
表演终于开始,几个青年人用活灵活现的表演将复古派的冥顽不灵和革新派的坚定不移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最后的那一声声“生为考语,死作墓铭”的呐喊,更是让在座各位听的是热血沸腾。陈独秀带头鼓掌,随即一片激烈的鼓掌声想起,令台上费心努力表演的青年学子们即欣慰又深深地感动。
本文系电视猫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