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七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中国前途陷入更加黑暗的深渊。
没有人知道慈禧内心深处的恐惧、自责,和进退两难。
慈禧只有在她与乾隆想象的交流中,才能说出她的真心话。
“马关条约”签订后,举国哗然。来自全国各地、在京参加会试的举子群情激愤,一千多人公推康有为起草奏书、联名上奏,却遭都察院拒绝。
光绪被迫含泪在和约上用玺,再也无法忍耐。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国家迟早是鼎沸鱼烂,被列强蚕食鲸吞。
光绪在心中痛苦地吶喊着:“朕不甘心做个亡国之君!” …
光绪二十四年。
甲午战后那年,康有为考中进士,授职六品工部主事,他极力宣传革新变法,构想相当激进,逐渐成为改革派的理论指导家。有了理论指导,改革派的心气儿骤然升高,改革维新的呼声日益壮大,连光绪看了康有为的书,都深受吸引,心情激动。
这几年间,维新派在全国各地办报纸、办学堂,宣扬变法的理念。
张夫人下了很大工夫去了解康有为这个人,发现他充满新奇的理想,却也急躁而狂妄。张夫人认为他成不了大事,只有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才会崇拜他、相信他。但张夫人忘了,光绪也是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啊!
光绪总想破格召见康有为,可也总被恭亲王阻止。恭亲王认为康梁所主张的不实际、不成熟的变法,和不变一样糟。恭亲王建议循序渐进、缓缓而行。慈禧认可恭亲王的做法,有恭亲王做为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桥梁与缓冲,慈禧还是比较放心的。但恭亲王衰病侵寻,精力有限,政府改革的脚步停滞不前。
光绪深感气闷,只有珍妃极力支持他。
各方意见纷纭,杨喜桢很希望有机会亲自研究考察东西洋政治,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秀支持恭亲王,但也不免被康有为等人的理想和激情所感动。顺桂则完全相信恭亲王,敌视康梁一党。
皇后听人劝,怕万一慈禧死后就没了靠山,故想与光绪拉近感情,但已太迟,光绪无法领情,皇后绝望。
本文系电视猫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